国考 地方站:
2026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您的当前位置:广西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重要新闻

2025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中国四大古桥

发布:2025-03-19 09:26:1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广西公务员考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中国四大古桥”

中国四大古桥

   

 

1、卢沟桥

 

  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最初的建于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这才有了现在的卢沟桥。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2、广济桥

 

  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为中国第一座启闭式浮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2003年10月,广济桥维修工程正式动工。工程以修旧如旧为准则,以重现明代风貌为设计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共分二期实施:一期为加固桥墩、修复桥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复桥上之亭台楼阁。经数年努力,工程于2007年6月告成。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 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

 

3、洛阳桥

 

  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位于洛阳口,距福建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桥基层被摧毁。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成功地采用了"筏形基础"和"种砺固基法",在全世界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建造大型石桥的基础工程,九百多年前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在全国堪称第一的海港大石桥,而且一直保留到今天,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4、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该桥在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左右)为李春所创建。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m, 宽9m,拱矢高度7.24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我国 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在明朝时曾流传到日本等国,促进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并增进了友谊。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

 

刷题巩固

 

  关于我国四大古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卢沟桥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B.广东汕头广济桥被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C.河北赵县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大跨度敞肩拱桥

 

  D.福建泉州洛阳桥是我国古代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

 

  【解析】B。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卢沟桥是一座大型联拱石桥,位于北京西南永定河上。修建始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南宋绍熙三年(1192)完工。全长266.5米,共十一孔,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B项错误,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我国古桥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始建于宋代,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过船时桥面开启,船过后桥面闭合,行人、车辆通行)。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的交通要津。并非位于汕头市,故错误。

 

  C项正确,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大石桥。隋开皇至大业年间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它凌跨于河北赵州(今赵县)洨河之上,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大跨度敞肩拱桥。

 

  D项正确,洛阳桥又称万安桥,是我国古代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位于福建泉州城东北洛阳江口。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完成于嘉祐四年(1059),是在蔡襄任泉州太守时主持修建的。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


  一、干电池


  干电池是一种伏打电池,利用某种吸收剂(如木屑或明胶)使内含物成为不会外溢的糊状。干电池电量用完后不能充电,否则会发生漏液甚至爆炸。


  二、充电电池


  充电电池是指是充电次数有限的可充电的电池。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接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池内部发生与放电过程相反的化学反应,使放过电的电池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镍镉电池


  镍镉电池是一种直流供电电池,镍镉电池可重复500次以上的充放电,经济耐用。其内部抵制力小,既内阻很小,可快速充电,又可为负载提供大电流,而且放电时电压变化很小,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直流供电电池。


  2、银锌电池


  银锌电池是一种容量大、重量轻的新型电池。它的正极是氧化银,负极是锌。用于手表里的纽扣式微型银锌电池,可以连续使用一年。银锌电池目前大量应用在电子手表、小型电子计算器、导弹和人造卫星上,属于可充电电池。


  3、蓄电池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是化学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装置。放电时,它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向用电设备供电;充电时,它又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三、锂电池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等人,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的贡献。


  1、发明者


  锂电池的发明者是爱迪生。


  2、组成材料


  锂离子电池常用的正极材料有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材料等,常用的负极材料包括碳材料及硅基材料等。


  3、分类


  锂电池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通常是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是可以充电的。


  四、废旧电池的处理


  废旧电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杀手”。


  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锌、铅、镉、汞、锰等。据专家测试,一粒纽扣电池能污染600立方米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废旧电池如果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镉、铅、镍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再渗透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然后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


  国际上通行的废旧电池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95%的物质均可以回收,尤其是重金属的回收价值很高。

 

【试题练习】

 

  1.废旧电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杀手”。下列关于废旧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废旧电池含有大量的重金属
  
  B.废旧电池无法回收再利用,应集中处理
  
  C.有害物质会从废旧电池中溢出,污染水和土壤
  
  D.废旧电池如果随意丢弃,其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各种媒介进入人体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废旧电池大量丢弃于环境中,其中的酸、碱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和水系的pH,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碱性化,而汞、镉等重金属被生物吸收后,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在人体内聚集,使人体致畸或致变,甚至导致死亡。废旧电池的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回收利用。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1、世卿世禄制


  商周时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主要和“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以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相传,虽然担任大小官职的人都需要学习国学知识和相关的礼仪制度,但也形成了世代垄断的官职,没有起到选贤任能的作用,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后期的选官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


  2、察举制


  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具体的形式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由地方和大臣举荐人才。举荐又多数以“举孝廉”为主,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这种选人用人的方式提升了人才选用的质量。成为汉代的主要选官制度。


  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将人才按优劣划分为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前期还是以人的能力和家世为主要划分依据,但到了后期,就主要看家世和门第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使得九品中正制又称为了贵族垄断的选官制度,使得选官制度又变成了贵族士大夫的工具。


  4、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科”指的是考试科目,“举”指的是选拔人才。科举制历时1300余年,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科举考试在古代是实行时间最长也是选人效率和质量都非常高的选官用人制度,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君权进一步加强,科举制考察的形式和内容都做了进一步的约束,考试的内容以八股文为主,约束了考生的思想,起不到选贤用能的作用。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同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正确答案为B。  故正确答案为D。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

  \

备考提醒
早一天复习,多一份把握

如果你想报考公务员,要注意:区考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高分入面等情况数不胜数。想要顺利“上岸”,优秀的复习教材是必不可少的——2026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用书(免费赠送130+课时知识点精讲,18000题在线刷题、200多套真题在线模考),讲解清晰,指导明确,无线刷题,为考生上岸之路保驾护航。

\

 

/

赠送130+知识点精讲、18000题在线刷题、200多套模拟题在线模考

$290.00

\
\


   立即购买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